近日,一知名女演员经历5年抗癌离世引发全网关注,专家提醒——

正确看待和应对肿瘤治疗“生存率”

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维夏

近日,一知名女演员经历5年抗癌离世的事情引发全网关注,网友痛惜的同时也表达了疑惑:如何看待癌症“5年生存率”?癌症患者活过5年就高枕无忧了吗?湖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二病区主任、主任医师曾福仁表示,全民要有防癌意识,肿瘤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提高“5年生存率”。

临床上常用“5年生存率”评估肿瘤治疗疗效

张先生从年轻时起就喜欢抽烟、喝酒,如今已年过60岁。家人们总劝他早点戒烟、戒酒,他却总是不听,对家人的关心置若罔闻。5年前,他因持续性的胸痛、咳嗽来到医院检查,被查出早期肺癌。好在发现及时,经过手术很快便恢复了。术后第3年,他觉得自己身体好了,又开始吸烟、喝酒。不到两年时间,他又被查出肺癌。这次肺癌复发,让张先生极为震惊:本来已经治愈的癌症怎么会在5年内复发呢?

“5”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,对于癌症患者却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
曾福仁解释,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,是因为它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。据“5年生存率”统计,晚期癌症患者“5年生存率”较低的原因,大多并非手术或治疗不成功,而是在治疗前已经转移或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经过一段潜伏时间,又重新增殖,或通过淋巴、血管在别处形成新病灶。

临床上通常用“5年生存率”来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有其一定的科学性,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,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或者耐药进展甚至死亡。对于可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肿瘤,约80%的复发或转移事件发生在根治性手术后3年内,约10%的复发或转移事件发生在根治性手术后5年内。如果根治性手术后5年都没有出现复发、转移,再次复发的风险和概率就较低了,可以认为是“临床治愈”(但不代表完全没有复发风险)。

实际上,“5年生存率”包括了5年内不管是否复发、转移但生存期超过5年的患者人群(无瘤生存或带瘤生存)。

越早期发现的肿瘤,根治性手术切除后“5年生存率”越高。例如结直肠癌,I期结直肠癌的“5年生存率”是90%左右,Ⅱ期结直肠癌的“5年生存率”约70%,Ⅲ期结直肠癌的“5年生存率”约50%。对于晚期肿瘤,部分恶性程度高、治疗效果差的肿瘤,可能“5年生存率”接近期。

随着医学的发展、治疗手段的进步,癌症的治疗水平大大提高。5月24日,中国抗癌协会公布:目前我国肿瘤患者“5年生存率”已从33.3%提升到2023年底的43.7%,相当于每年多挽救50万名患者的生命。

实际上,确诊癌症后,活到5年以上的人很常见,早期乳腺癌的“5年生存率”甚至超过95%,“5年生存率”已不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指标。

确诊肿瘤后,不要盲目恐慌或轻易放弃治疗

曾福仁表示,确诊肿瘤后,不同的分期,治疗手段有所不同,后续转归也不同。

对于最早期(I期)的肿瘤,肺癌或肠癌大多无明显症状,往往是体检发现的。这种情况下,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,比如I期的肺癌和胃肠道肿瘤,均不需要后续化疗,术后定期复查即可。对于Ⅱ至Ⅲ期的肿瘤,在确诊后,有些可以直接手术,但术后往往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,有些需要进行手术前的药物治疗或者放疗,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,术后再进行巩固治疗。不论是哪种情况,同样需要在5年之内定期复查,防止复发,即使出现复发、转移也能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
很多患者初诊即为晚期不可手术的肿瘤,有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药物转化治疗,达到可手术的标准,同样有机会达到根治,例如肠癌肝转移,目前“5年生存率”为30%至40%。另有一些患者则进入药物长期维持控制中,在兼顾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,控制肿瘤的发展,延长生存时间。

“难道得了癌症,只能活5年?”“哎呀,我只有30%的5年生存率……”对于肿瘤“5年生存率”,不少患者并不了解。

其实,“5年生存率”是个统计学概念,并不指某个患者的生死结局。通俗地来说,“5年生存率”是指某种癌症经过治疗后,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所占的比例,这是一个对总体人群的预估、预期,对于个体而言,不必将总体的预估概率往自己头上套。

虽然是同一种肿瘤,但每个人还是有个体差异的,即使“5年生存率”仅有5%的胰腺癌,也有可能术后生存5年以上(临床治愈)。

因此,面对肿瘤,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轻易放弃治疗。

全民要有防癌意识 可通过三级预防提高“5年生存率”

癌症的“5年生存率”只是一个统计指标,并不代表每个癌症患者的预后。而且并不是5年之后百分百不会复发或者转移,有些乳腺癌患者7、8年后仍然可能复发或转移。

“肿瘤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,且有年轻化倾向,癌症治疗是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,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与支持。”曾福仁说。他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:

全民要有防癌意识。肿瘤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提高“5年生存率”,一级预防是病因学预防,目前还有很大难度;二级预防即早诊断、早治疗是最有价值的,我们需要借鉴“车辆年检”定期进行肿瘤筛查;癌症患者更要做好定期的复查,尤其是术后早期复查频率要高点,术后3年以上可以选择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。

确诊后不要乱投医,要积极规范治疗,以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。目前,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、放射治疗、化学治疗外,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内分泌治疗等的药物越来越丰富,放射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,让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“5年生存率”有了新的突破。

拥有良好心态,适当纾解压力。没有人能坦然接受癌症,震惊、极力否认、回避事实,各种担心、委屈、焦虑、抑郁等负面的情绪都可能出现。这时一定要多沟通,学会宣泄不良情绪,克服恐惧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帮助,以免长期情绪不佳增加癌症复发、转移风险。

重建免疫。免疫重建,恢复机体的抗病能力,是控制和杀灭“残存”癌细胞,度过肿瘤复发、转移危险期的关键。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是维持免疫力的基础。维持饮食均衡,建议多吃植物性食物,选择低脂饮食,摄入优质蛋白,限制吸烟、喝酒及烟熏肉的摄入。坚持规律适度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