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8月31日)开始,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同学们可以在校园里看经典名画了——追光计划・开学第一课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校园展活动,首站走进杭州第十四中学,与新高一学生共同开启高中新生活。

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规模浩大、纵贯历史、横跨中外,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、绢(含帛、绫)、麻等材质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(套),其中国内藏品9155件(套),国外藏品3250件(套),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“国宝”级绘画珍品,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,也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经典教材。

作为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校园展的首发站点,本次活动特别精选《千里江山图》《清明上河图》《富春山居图》等经典名画的高清调色打样稿进行展览。

此次校园展中,工作人员向学生们讲述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、民族精神与时代印记,既赋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,又夯实了美育基础。

杭州第十四中学党委书记陈利民在致辞中表示,学校历来重视文化传承与全面育人。此次成为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校园展首站,正是学校践行美育理念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。“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机会,用心感受每幅画作的艺术之美与文化之魂,在观察、思考与交流中提升审美能力,同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力量。”

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特别助理葛玉丹提到,今年是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项目实施20周年,为共享“大系”丰硕成果,项目启动校园展,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校园。“在这个开学季,我们将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’这一文化瑰宝带进校园,为新高一同学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。希望同学们能在笔墨丹青中感受中华历史的厚重。”

现场的“大系”思政课环节,主播化身“穿越而来”的名画人物,从笔法意趣到画作蕴含的家国情怀,以生动叙事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,让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,引导学生在艺术中读懂中国、热爱中国。“楚河说画”主理人则带领学生从《伏羲女娲图》等古画中汲取阅读力量。

据介绍,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校园展项目通过图像、文本与空间叙事,不仅为学校开展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实践搭建了重要平台,更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前沿阵地。

“大系”精选画作集中展现中华美学精髓,思政课则以形象生动的沉浸式讲解、互动形式,为学生打造专属“美育课堂”。课上课下充分延展,鼓励学生主动思考、积极参与、大胆表达,构建起贯通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文化育人场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