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医科,是苏州古城区里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小巷,长不过300来米,老底子苏州人管它叫做“蚂蚁窠”。短短的小巷里有一座小小的菜场,一年四季运转不辍,一茬又一茬时令风物在这里循环往复,串联起琐碎的日常。

菜场规模相当小,布局也简单,就是最普通的模样,几乎能一眼望到头,但最时令的食材这里一样不少。蹦跶了一个夏天的小龙虾还在泡沫箱里生龙活虎,经过第三次脱壳的六月黄依然横行霸道,正当季的水红菱被养在水里,娇艳欲滴……


菜场里头有两家值得打卡的小店,一家福和昌饮食店,一家食光蛋饼。福和昌饮食店就开在边门入口处,从早上5点半一直营业到下午6点,超长待机。抵达时将近10点,已经过了老苏州的常规早餐时间,店里生意有点冷清,古旧的电扇悠悠转着,下方桌上有一方蒙着白纱布的铁盘,是正正宗宗的风扇凉面了。

“开了20多年了吧……你要不问问老板娘?”饮食店的收银小哥有些腼腆,点单手速倒是飞快,荷包蛋面6元,焖肉面12元,价格相当亲民。面条分量大而软烂,红汤汤底,口味鲜甜,浇头都是取面的时候现加的,一块焖肉卧在汤里,有种朴实无华的诱人。

店里还兼做炒菜快餐,甚至还提供食材代加工服务,明码标价,水灵新鲜的食材从摊头到灶头不过眨眼功夫,或荤或素,都能有妥帖的归宿。

另一家食光蛋饼的位置也颇为显眼。无论在多奔忙的早晨,蛋饼总是便宜美味的存在,一勺面糊细细摊开,磕上一枚鸡蛋均匀打散,烘一串里脊肉,再抓一把榨菜碎,摊饼的小姐姐手腕轻绕,香气愈发浓烈。
这家蛋饼是典型的苏式软蛋饼,饼皮软塌,酱料里黄豆酱的味道非常明显,奢侈地加了两份里脊肉,吃得异常满足。

从事先掌握的情报来看,附近还有一家金言馄饨,也是开了十来年了老店了,就藏在王天井巷里,步行5分钟可达。进门就看见住在附近的大爷自带锅具来打包风扇凉面,清清白白的小宽面配清清爽爽的炒肉馅,就是简单而美味的一餐。

店里大小馄饨都有,各种馅料各种做法,一旁的铁盘里码着齐整的“大元宝”,大概是拿来做凉拌馄饨的。

鉴于当日份碳水摄入过量,我们很矜持地点了一碗泡泡小馄饨。只几分钟,泡泡小馄饨就端了上来,生动轻盈得像一朵朵云团,薄如蝉翼的皮子里裹着一点点肉馅,清汤漂着薄油和葱花,入口就是浓浓的猪油香。

吃完馄饨挺着肚子往回走,日头晒得路上发白,巷子里头的大爷们正聚在一起唠嗑,唠着带孙子孙女去哪里玩,唠着今天又拎了什么回去做夜饭。讲道理,相较于其他网红菜场,马医科菜场的美食真的不算多,没有多花里胡哨的品类,只是用最朴实的味道填满我们的胃,也稳稳托起巷里人家的柴米油盐,恰如生活本身。
来源:情调苏州
编辑:小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