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重庆-重庆日报 记者 聂晶
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朵浪花,都折射着权力与人性的永恒命题。7月26日,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,一部聚焦并剖析明清朝代权力博弈中人物的抉择与命运,揭示其深层逻辑的力作《历史的谜局》正式亮相,可以说为当代读者开启了一扇窥见历史真相的窗口。

首发式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这部由现代出版社推出的新书,集结了作家胡桂林的学术洞见,与资深媒体人、畅销作家龙在宇的叙事才华。两位作者以明清十三桩惊天大案为解剖样本,从空印案到丁未大参案,从江南科场案到福建大狱案,层层剥开帝国权力运作的隐秘机制。
《历史的谜局》聚焦并解读了明清帝国13场影响深远的历史大案,这十三场案件分别是空印案、金英案、骗赏案、严嵩父子案、云南矿税案、封疆通贿案、江南科场案、江宁织造亏空案、甘肃冒赈案、福建大狱案、李毓昌案、五宇官号案、丁未大参案。明清帝国时代的每一场贪腐大案,都是当时朝堂权力争夺的顶级漩涡,透露出的是封建时代权力运行的逻辑,便于进而破解专制时代隐秘的权力密码。作者以通俗文学的笔法,挖掘史料,将明清时期这十三起案件的案情一一梳理并还原,着重剖析案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与后续影响。
作为《廉政瞭望》杂志总编辑,胡桂林将20年廉政研究积淀注入文本。在“严嵩父子案”中,他通过严世蕃与张居正的对比,揭示明代资本萌芽与权贵腐败的共生关系。资深媒体人龙在宇,凭借《掌舵》《金牌投资人》等畅销书的叙事经验,为案件注入戏剧张力。在“福建大狱案”中,他以“乾隆盛世崩塌前的血色狂欢”为喻,将闽浙总督伍拉纳的贪腐网络与民间暴动交织叙述,形成史诗般的叙事张力。书中既有对“五宇官号案”中金融改革的深度剖析,也有对李毓昌案里“向皇帝说真话的代价”的文学化呈现。
胡桂林指出,明清大案是专制权力的压力测试仪。他以“江南科场案”为例,指出康熙通过制造科举舞弊案,既打击江南士族势力,又完成对汉文化的整合。龙在宇从现代管理角度解读“江宁织造亏空案”,认为雍正设立“白手套”曹寅,本质是构建官商分离的财务防火墙。同时,他还谈到书中为何多处运用了算账的方式,“数学不会说谎,它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历史的谜团。”
在新书首发会现场,两位作者表示,自己研究历史不是为了预测未来,而是为了对现实与人生进行更清醒的指导。胡桂林还向正在现场逛展的“爱读书的工地大叔”刘诗利赠送了《历史的谜局》,传递出温暖的人文温度。